梨花白 发布于2019-12-10 阅读(1231)
扫一扫,手机访问
在2019年,由“备胎”到转正,海思终于一夜走红。
华为做研发,总能爆发一种敢于在悬崖边“活下来、活得好”的力量。
华为成立32年,面向科技高峰攀登、研发芯片有28年之久。其间的蹒跚起步、跌跌撞撞,构成了华为的技术立企,增加了一份科技之光。
从2004年到2019年,十五年来“海思”星夜兼程,“失败过,困惑过,但从来没有放弃过”。在2019年,由“备胎”到转正,海思终于一夜走红。
在接受外界采访时,任正非以惯有的低姿态对海思进行了介绍。他说,海思是华为的附属品,跟着华为的队伍前进,就像一个坦克车、架桥车、担架队的地位。
事实上的“海思”,果真如此吗?
01、2019:华为芯片的“研发大年”
2019年,是华为自主研发的大年。
华为一气呵成,连续发布了鲲鹏920处理器、Ascend 910(昇腾910)、麒麟990系列。至此,华为目前拥有6个全球首创且唯一的芯片技术。
华为公司的芯片设计能力已覆盖服务器、AI和手机终端三个领域。值得惊喜的是,在手机领域,华为自主开发了“麒麟”处理器,撼动了高通骁龙处理器。
10月20日,华为高级副总裁侯金龙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鲲鹏920(Kunpeng920)处理器。业界为之高呼,鲲鹏920横空出世,正在加速冲击英特尔的霸主地位。
侯金龙说,“鲲鹏”系列处理器芯片从2007年开始研发,历时12年,鲲鹏920是第三代芯片。同时,华为以后将保持每年推出一代的节奏,持续提升竞争力。
在AI方面,华为提出“全栈全场景 AI 解决方案”,不仅覆盖云、边、端各种场景,还将形成从应用到系统到芯片的闭环。
回顾起来,早在2018年华为发布了两颗云数据中心AI芯片:单芯片计算密度最大的昇腾910和极致高效计算低功耗的AI SoC昇腾310。
基于昇腾310,华为云提供图像分析类服务、OCR服务、视频智能分析服务等云服务。对外提供API达50多个,日均调用量超过1亿次,而且在快速增长,预计2019年底日均调用量超过3亿次。
昇腾910属于Ascend Max系列,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,性能表现超过英伟达最强芯片AI V100,是全球已发布的单芯片计算密度最大的AI芯片。
2019年,华为在实力上超过了三星和高通芯片,华为海思已成为亚洲第一、世界靠前的半导体巨头。从当年三十门、四十门模拟交换机代理商走到今天,华为将造芯目标扩展到了服务器、AI、5G领域。
贯穿其中的总体战略是,华为通过自研芯片和服务器支持华为云平台,完成从端设备、边缘计算到云端的垂直整合。通过这种方式,华为打造了完整的智能计算平台和生态系统,为后续发展不断蓄力。
02、自研芯片,从“SD502”到“C&C08”
(任正非与华为早期员工)
古人云,四十不惑。1987 年,任正非43岁。
这一年9月15日,他向亲朋好友集资2.1万元,在深圳创立华为公司。当时的主营业务是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代理商。
做代理商容易起步,但任正非很快发现,行业进入者越来越多,利润日渐稀薄。看到中国市场对交换机的旺盛需求,任正非下定决心,开始组织自研团队,研发自己的拳头产品。其中一个重要环节,就是研发交换机用的ASIC(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 专用集成电路)。
当时中国通讯市场上总共有8种制式的机型,分别来自7个国家:日本的NEC和富士通、美国的朗讯、加拿大的北电、瑞典的爱立信、德国的西门子、比利时的BTM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。
有ASIC,才有利润保障;决策要快,行动更要快。他告诉自己:“我们要跳出低价泥潭。”
在华为成立的第四年,1991年任正非从亿利达挖来硬件工程师徐文伟(华为人称为大徐,小徐是指徐直军),由他组建了华为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,开启自研之路。
做芯片是个苦活儿,是个累活儿。每天晚上9点许,任正非都会提着一个大篮子,装上好吃的前来慰问工程师。
经过兄弟们齐心协力,1991年华为首颗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ASIC诞生,开发出数字芯片SD502,这是华为芯片研发的开端。
好消息,接连不断。1993年年中,在SD509的加持下,华为拳头C&C08交换机研发成功。C&C08是华为研发的里程碑,自研芯片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华为分别在1996年、2000年、2003年,研发成功十万门级、百万门级、千万门级ASIC,华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
拳头产品果然魅力无限。以C&C08为例,产品机型紧凑美观,更重要的是,有了自研芯片保障,华为可以用更有主导性的价格迅速进入市场。1994年,C&C08销售达到8亿元,1995年达到15亿元,令整个业界为之侧目。
1995年,华为成立中央研究部,将技术研发进行规模化、集中化管理,并先后推出模拟电路SA系列、数字电路SD系列、厚膜电路SD系列等数十种芯片。至此,以技术为积淀的华为,成功打破国外垄断,逐步统一国内交换机市场“七国八制”乱象。
03、《华为的冬天》,恰似一盆“清醒的冷水”
回忆2000年,虽然有“千年虫”困扰,但新世纪的曙光还是如约而至。
从数据来看,用“繁荣”来形容新千年的华为一点也不为过。经过十年高速发展,华为2000财年业绩靓丽,销售额达220亿元,利润29亿元。这一业绩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,是国内通信设备公认的老大。
就在这时,任正非一篇《华为的冬天》,却似一盆冷水,让业界冷静下来。在企业自身发展兴盛的时候,任正非主动出击,谈危机、谈创新、谈失败。此刻,华为全体人员开始积极反思,真可谓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
在文章中,任正非写道,“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,对成功视而不见,也没有什么荣誉感、自豪感,而是危机感。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。”
“磨难是一笔财富,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,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。”当十几年后,我们再读此文时,或许能对美国断供后任正非依旧风轻云淡,更增加了一份敬佩。
该文一阵见血地指出,“2000年网络股暴跌,必将对二、三年后的预期产生影响,那时制造业就惯性地进入了收缩。”
果然在2001年到2002年,华为在小灵通和CDMA方面出现波折。好在华为下重注的GSM和3G业务在海外市场获得井喷,并且还拾起了白牌手机业务。
从2004年开始,华为逐渐走出冬天,迎来春天。其标志性事件是坚定“对未来投资不能手软”,于2004年10月18日成立全资子公司海思半导体(英文名HiSilicon,Huawei Silicon的缩写),开始更加系统、更大规模地进行芯片研发。
海思成立的缘由,一方面是华为实力今非昔比,2014年华为销售额达到462亿人民币,员工人数也达到数万人。更重要的一点是任正非对于未来的判断,希望摆脱外国芯片“卡脖子”的风险。
2001年底,中国加入WTO,之后国内市场充满一种“用市场换技术”的情绪。此时的华为超前决定自主研发,实属不易。关于海思还有一个起名的小故事。Silicon是硅的意思,前面加上一个Hi,也许叫“海硅”更直接。但考虑到唯有思想,才可以走得更远,由此,华为将这个新公司命名叫“海思”,希望自己主导的技术之路能长长久久走下去。
04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,呼唤炮火!
大家知道,任正非有过军旅生涯,提过很多军事术语。比如,为了目标要敢于在机会点上饱和攻击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。而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的海思,则被称为科技史上“最悲壮的长征”。
现在提起海思,往往与明星产品麒麟手机芯片相关。实际上,海思在徐文伟(大徐)的带领下,以拓展外部市场为主,包括机顶盒芯片、安防芯片以及手机基带芯片。
2007年,海思拿下大华20万片视频编码芯片的合同,这是海思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销芯片大合同。2010年,海思与全球最大的安防摄像头厂商——海康威视实现合作,在安防领域扎下了根基。
历经七载寒暑,从2004年到2011年,海思基本实现盈利。此时,监控和机顶盒芯片已经站稳脚跟,部分网络芯片、无线基站芯片、无线基带芯片也有明显起色。
真正让海思走到行业前列的还是手机芯片,特别是在2010年,一代经典苹果iPhone4手机大获成功,极大地带动了华为团队。
2004年,华为与ARM签署授权协议。2008年,华为首个手机SoC芯片(系统级芯片)K3V1推出。K3则像是喜马拉雅山脉上的一座高峰(K3V1、K3V2两个版本),虽不是反响很好,但为后续发力做了前期积累。
2013年下半年,华为原本打算推出K3V3双四核处理器。但在2014年初,外界看到的是采用28nm制程的麒麟910,首次集成了应用处理器(AP)和基带处理器(BP)。麒麟的出现,促使海思走到了行业前列。
需要说明一点,麒麟是一个代称,指用于手机的一系列芯片或部件,即华为无线终端芯片。具体包括麒麟、巴龙、HiKey(氦客开源开发板)、RF、Connectivity、PMU(电源管理单元芯片)、Codec(编解码器)等。
随后麒麟系列一路成长,一路蝶变。到了2016年的麒麟950(华为mate8),海思基本能做到与业界领先水平全面抗衡。正因为如此,2016年6月20日,任正非给麒麟950(含巴龙)研究团队颁发总裁嘉奖令。
2019年9月,华为推出最新的麒麟990,采用7nm制程工艺打造,是华为新一代旗舰芯片。
截至2018年,海思收入接近76亿美元。著名半导体研究调查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9年第一季度,海思营收达17.55亿美元,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一片摇摆之时,海思逆势上涨,的确非常亮眼。
售后无忧
立即购买>office旗舰店
售后无忧
立即购买>office旗舰店
售后无忧
立即购买>office旗舰店
售后无忧
立即购买>office旗舰店